[1] |
武雪超, 杨守业. 海洋中的风化作用和反风化作用[J]. 自然杂志, 2025, 47(1): 23-32. |
[2] |
郭玉龙, 杨博, 韩雪, 杨守业. 高原剥蚀物质低地再风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J]. 自然杂志, 2025, 47(1): 33-39. |
[3] |
张美茹, 于兆杰, 康晓莹, 李鑫雨, 安宁, 万世明.
晚新生代东南亚岛弧风化和有机碳埋藏对碳循环的影响初探
[J]. 自然杂志, 2025, 47(1): 40-51. |
[4] |
黄建平, 富丽, 李昶豫, 黄季平. 土地癌化及其防治[J]. 自然杂志, 2024, 46(4): 239-246. |
[5] |
周天军, 陈晓龙, 张文霞, 张丽霞.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J]. 自然杂志, 2024, 46(1): 1-11. |
[6] |
肖子牛.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J]. 自然杂志, 2021, 43(6): 408-419. |
[7] |
樊京芳, 金瑜亮.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复杂系统科学的新纪元[J]. 自然杂志, 2021, 43(6): 441-450. |
[8] |
李军, 黄成敏, 刘艳梅. 深时古土壤——远古地球环境演变的“记录仪”[J]. 自然杂志, 2021, 43(2): 141-148. |
[9] |
高坛光. 多年冻土退化,会是下一个“后天”吗?[J]. 自然杂志, 2020, 42(5): 421-424. |
[10] |
吴晓东, 吴通华. 多年冻土退化对气候和人类产生重要影响[J]. 自然杂志, 2020, 42(5): 425-431. |
[11] |
康世昌, 张玉兰, 张强弓. 探索地球之巅:60年来珠峰气候环境变化[J]. 自然杂志, 2020, 42(5): 355-363. |
[12] |
胡实,赵茹欣,贾仰文,牛存稳,刘梁美子,占车生. 中国典型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及其影响要素*[J]. 自然杂志, 2018, 40(1): 12-16. |
[13] |
张镱锂,李兰晖,丁明军,郑度. 新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绿度变化及动因[J]. 自然杂志, 2017, 39(3): 173-178. |
[14] |
王亚锋,梁尔源,芦晓明,朱海峰,朴世龙,朱立平. 气候变暖会使青藏高原树线一直上升吗?[J]. 自然杂志, 2017, 39(3): 179-183. |
[15] |
孟凡栋,斯确多吉,崔树娟,王奇,李博文,汪诗平. 青藏高原植物物候的变化及其影响[J]. 自然杂志, 2017, 39(3): 184-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