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E-mail订阅
下载中心
学界动态
留言板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
审稿中心
|
编辑中心
《自然杂志》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关于谨防假冒《自然杂志》网站的...
《自然杂志》82篇文章入选中国...
《自然杂志》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自然杂志》入选第五届上海市高...
《自然杂志》2篇文章被《新华文...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免疫化学专刊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李龙, 谢成英, 郑明月, 蒋华良
2021, 43(6): 391-399.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6.001
摘要
(
10722
)
PDF
(3359KB) (
57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发或重建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是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的另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免疫学和肿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快速发展促使各种新兴的肿瘤免疫疗法进入临床研究并展现出强大的治疗潜力。目前临床常见的肿瘤免疫疗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疗法、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法、过继细胞疗法、溶瘤病毒疗法和肿瘤疫苗等。文章回顾肿瘤免疫疗法的发展历程,分析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靶向EGFR蛋白降解剂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宋肖玲, 屈小娟, 曲思琪, 姜标
2021, 43(6): 400-407.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6.002
摘要
(
1708
)
PDF
(2358KB) (
9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引起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临床上对具有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使用的标准治疗方案是使用靶向EGFR的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然而,患者使用此类小分子抑制剂药物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现象,因此临床亟需发展新的技术来克服耐药现象,提升靶向治疗的长期疗效。由于EGFR突变肺癌以及此类肺癌对靶向药物产生耐药后对EGFR突变蛋白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开发新型蛋白降解剂特异性地降解EGFR致病蛋白为治疗肺癌和克服肿瘤耐药提供了一种极有潜力的解决途径。目前,已经有多种靶向EGFR蛋白降解的策略用于清除肺癌细胞中的EGFR蛋白,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溶酶体靶向降解技术(LYTAC)和基于EGFR和TRIB3相互作用的订书肽。文章主要就上述三种技术在EGFR蛋白靶向降解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NSCLC治疗中的潜在应用进行探讨。
特约专稿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肖子牛
2021, 43(6): 408-419.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6.003
摘要
(
4886
)
PDF
(4758KB) (
25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太阳辐射是地球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气候形成和演变的根本驱动力。在千年以上的长时间尺度上,达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变化与地球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但在百年和百年以下的时间尺度上,人们尚不清楚太阳活动对气候是否有明显的影响。太阳活动可能通过多种路径影响地球气候,过程极为复杂。气候系统对太阳外强迫的响应又具有非线性特征,造成了太阳活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文章梳理和归纳总结了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的最近研究工作,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讨论了太阳活动变化对地球气候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可能途径,以及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变化响应的敏感地区和关键环节。
近壁圆柱绕流尾流的特性
李姜华, 王伯福, 邱翔, 周全, 刘宇陆
2021, 43(6): 420-429.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6.004
摘要
(
866
)
PDF
(5971KB) (
14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壁圆柱绕流是许多工程问题分析简化的物理模型。圆柱尾流与壁面边界层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复杂而丰富的多尺度湍流结构。文章对工程中由这种湍流结构引起的圆柱涡脱落频率、圆柱所受阻力和升力的变化,以及这种湍流结构的产生和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诺贝尔奖简介
中国化学家在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领域的贡献
高文超, 姜雪峰
2021, 43(6): 430-44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
摘要
(
2499
)
PDF
(3572KB) (
18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眷顾化学领域的基石——合成化学,颁给了两位有机小分子催化领域的开拓者Benjamin List和 David MacMillan。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概念在21世纪初开始形成和发展,中国化学家对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和推动,谨以此文向二十年来为该领域不断发展突破作出贡献的中国化学家致敬。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复杂系统科学的新纪元
樊京芳, 金瑜亮
2021, 43(6): 441-45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6.006
摘要
(
1521
)
PDF
(7162KB) (
16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共同分享了1/2的奖金,获奖理由是“对地球气候建立物理模型、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乔治•帕里西 (Giorgio Parisi)获得另外1/2的奖金,获奖理由是“发现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之间的相互影响”。文章介绍了这几位科学家的工作以及他们的贡献。
温度与触觉感受器的发现与研究进展——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解恒昌, 付小雨, 沈伟
2021, 43(6): 451-458.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6.007
摘要
(
4465
)
PDF
(2941KB) (
37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ay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与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文章回顾了两位科学家发现温度受体TRPV1和触觉受体PIEZO的历程,并介绍了这些受体自被发现以来的研究进展以及药物研发的巨大潜力。
自然论坛
盘点云南植物王国的家底
周浙昆, 陈琳琳
2021, 43(6): 459-466.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6.008
摘要
(
1376
)
PDF
(12794KB) (
7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在不到全国国土面积4.1%的区域内分布了苔藓126科499属1 906种、蕨类61 科193属1 363种、裸子植物9科25属113种、被子植物244科2 367属15 951种,即云南高等植物的种数为19 333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数的一半以上。除了高等植物,云南另有地衣66科203属1 067种、大型真菌124科599属2 729种。云南具有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流石滩灌丛的各种植被类型,共包含14个植被型、38个植被亚型、474个群系。丰富的地球环境多样性、 立体气候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云南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近年来,云南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行动,如:摸清植物的家底、 编制保护名录、建立种质资源库、保护极小种群等,使云南的植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