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E-mail订阅
下载中心
学界动态
留言板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
审稿中心
|
编辑中心
《自然杂志》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关于谨防假冒《自然杂志》网站的...
《自然杂志》82篇文章入选中国...
《自然杂志》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自然杂志》入选第五届上海市高...
《自然杂志》2篇文章被《新华文...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特约专稿
船舶摩擦学的发展展望
严新平,袁成清,白秀琴,郭智威
2015, 37(3): 157-16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1
摘要
(
800
)
PDF
(2268KB) (
17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阐述了船舶摩擦学的定义及其内涵。船舶摩擦学涉及内摩擦和外摩擦的问题,前者主要包括船舶主机、辅机与推进轴系等机械装置及系统内各摩擦副之间产生的摩擦,而后者包括甲板上层建筑及货物与空气、艉轴外支架、船体壳板与水、船上作业人员与船舶甲板间的摩擦。其次,综合分析了船舶主动力机械设备、辅助机械设备、船体界面中的各种摩擦学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船舶摩擦学在船舶节能减排、延长船舶机械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船舶运行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最后,结合船舶摩擦学的研究现状和航运业的发展需求,对船舶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专题综述
闪烁材料——探索科学世界的一扇窗
陈向阳,张志军,赵景泰
2015, 37(3): 165-17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2
摘要
(
1174
)
PDF
(2884KB) (
69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闪烁材料的评价指标、应用领域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结合中国闪烁材料研究现状对闪烁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热电材料的基本原理、关键问题及研究进展
郭凯,骆军,赵景泰
2015, 37(3): 175-187.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3
摘要
(
2761
)
PDF
(6642KB) (
3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电材料是一种利用固体中载流子(电子和空穴)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在温差发电和便携式制冷等领域得到重要应用。目前,如何协调优化载流子和声子的输运性能,从而提高热电材料能量转换效率,使其在利用余热发电方面发挥更大应用价值是材料学家研究的主要目标。简要介绍了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热电材料发展中的诸多关键科学问题,从结构设计(原子结构、纳米结构以及微米结构)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强调了温差发电技术对解决当前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重要意义。
超级电容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余丽丽,朱俊杰,赵景泰
2015, 37(3): 188-196.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4
摘要
(
3229
)
PDF
(3284KB) (
9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新能源存储器件,在众多行业或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或前景。简要介绍超级电容器的原理、特点,并对其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科技进展
倭蜂猴生态学研究现状*
陈敏杰,余梁哥, 杨士剑, 毕超贤
2015, 37(3): 197-20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5
摘要
(
817
)
PDF
(2423KB) (
1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倭蜂猴是一种学界知之甚少的灵长类动物,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柬埔寨东部和中国云南南部,在中国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云南省极小种群之一。21世纪初以来,中国倭蜂猴种群数量锐减,目前急需开展保护工作。笔者对倭蜂猴的形态、分布、种群数量调查、食性、繁殖、栖息位点的选择和范围、生理生态等生态学资料进行了整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倭蜂猴的生态学特性,阐明其科学意义,并简要探讨目前倭蜂猴研究热点及前景。
自然科学史
酶的研究与生命科学(二):氧化酶和ATP酶的研究
郭晓强
2015, 37(3): 205-21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6
摘要
(
884
)
PDF
(3422KB) (
16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氧化是机体能量生成的基础,是生命得以维持的基本保证。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发现开启了现代生物氧化研究的序幕:一方面鉴定了大量氧化酶,从而充实了氧的利用特征;另一方面脱氢酶及辅助因子的鉴定进一步理解了生物氧化的本质为氢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促使ATP生成的过程。ATP合酶和Na+,K+-ATP酶的发现推动了对ATP生成和利用机制的研究。许多酶的催化都需要ATP的辅助,如泛素连接酶等,相关研究拓展了对细胞内物质代谢的认识。笔者通过生物氧化(亦称生物能学)发展过程的介绍而展现氧化酶和ATP酶的重要性。
自然论坛
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类星体(二): 寻找类星体
何香涛
2015, 37(3): 215-22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7
摘要
(
640
)
PDF
(4250KB) (
19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无线电技术,射电天文学在战后得以蓬勃发展。1963年,通过证认3 C 射电源表,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在各电磁波段都有辐射,因此有多种方法可以寻找类星体。作者利用无缝光谱方法,找到第一颗中国人的类星体,并首次使用美国的海耳5 m望远镜。
科学聚焦
全球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杨先碧
2015, 37(3): 221-22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8
摘要
(
497
)
PDF
(1399KB) (
3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学时评
重启希望
关毅
2015, 37(3): 225-232. doi:
0.3969/j.issn.0253-9608.2015.03.009
摘要
(
325
)
PDF
(1560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学人物
为学为师卡约黎
汪晓勤
2015, 37(3): 233-238.
摘要
(
436
)
PDF
(1110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