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物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瑞利:振动理论的开拓者与传播者
    陈立群
    自然杂志    2025, 47 (2): 134-138.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4.05.013
    摘要117)      PDF(pc) (1638KB)(21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布里尔的数学人生
    张平平, 王淑红
    自然杂志    2024, 46 (6): 466-47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4.02.010
    摘要7073)      PDF(pc) (1621KB)(295)    收藏
    亚历山大•冯•布里尔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在数学、理论力学等方面造诣颇深。通过文献分析,以布里尔的人生经历、数学成就和影响为线索,对其传奇的一生进行梳理与总结。布里尔主要运用几何代数方法研究代数函数,并利用线性系工具对代数曲线进行了分类,为代数几何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他以潜精研思、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和融学于趣的教学特点为科学界培育了众多人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玻色的生平与物理思想——纪念玻色诞辰130周年
    李再东, 南雪萌, 刘伍明
    自然杂志    2024, 46 (5): 389-39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4.05.009
    摘要797)      PDF(pc) (1720KB)(81)    收藏
        文章聚焦于20世纪初杰出的印度物理学家萨特延德拉•纳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 1894—1974)的生平和物理成就。通过对全同粒子不可分辨性和概率解释的考虑,玻色发现了光子气体在量子力学中的统计规律,并由此推导出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他的工作导致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发现,这些成就体现了玻色在推动量子物理发展中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回顾表观遗传学和染色质生物学开拓者C. David Allis传奇的一生
    徐鹏
    自然杂志    2023, 45 (6): 468-47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3.04.011
    摘要305)      PDF(pc) (2508KB)(383)    收藏
    表观遗传学开拓者、染色质生物学先驱查尔斯•戴维•阿利斯 (C. David Allis) 的猝然离世,立即引发生物医学界广泛而深远的悼念。借助一系列简介、采访、悼文以及相关原始文献,文章系统地回顾了C. David Allis传奇的一生,梳理了C. David Allis影响深远的贡献。其中包含4项原创研究贡献:发现第一个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揭示组蛋白H3第10位丝氨酸磷酸化 (H3S10ph) 与细胞分裂的关系;参与发现第一个组蛋白位点特异性的甲基转移酶;推动组蛋白变体和“致癌组蛋白(oncohistone)”领域的进展。一项理论贡献:提出“组蛋白密码 (histone code)”的假说。两项对表观遗传学界的贡献: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对组蛋白修饰酶的系统命名;作为主编之一,编撰pigenetics 专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表皮生长因子发现者:斯坦利•科恩
    郭晓强
    自然杂志    2021, 43 (4): 308-312.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4.09
    摘要1299)      PDF(pc) (1666KB)(1291)    收藏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是一类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生存和分化等 作用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可促进伤口愈合、器官再生等生理过程, 但过度激活则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发生。EGF的发现可追溯到20世纪 60年代,而做出这项奠基性贡献的是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科恩 (Stanley Cohen)。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相信自己,尊重别人——郝诒纯先生教我做人做学问
    舒德干
    自然杂志    2021, 43 (3): 232-234.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3.009
    摘要746)      PDF(pc) (3486KB)(95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层展论的旗手——菲利普•安德森
    施郁
    自然杂志    2021, 43 (1): 71-8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1.01.010
    摘要1174)      PDF(pc) (2417KB)(907)    收藏
    文章综述了理论物理学家菲利普•安德森的生平和科学成就。安德森的科学工作既紧密联系实验又有深刻的普遍意义。他对凝聚态物理有很多方面的具体贡献,如确立了一些核心概念或者范式,特别是对称破缺。他建议用对称性自发破缺解决粒子物理领域杨-米尔斯理论中的规范粒子质量问题,而他在自旋玻璃方面的工作对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也有影响。 安德森在层展论(笔者译自emergentism)的崛起中居功至伟,他强调高层次物质的规律不是低层次规律的应用。笔者认为还原论和层展论是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既开风气又为师——我所知道的钱伟长院士
    陈立群
    自然杂志    2020, 42 (6): 505-508.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0.06.011
    摘要1047)      PDF(pc) (514KB)(1588)    收藏
     钱伟长;学术成就;教学实践;教学理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揭开马赫带之谜——哈特兰
    顾凡及
    自然杂志    2020, 42 (2): 151-156.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20.02.011
    摘要2425)      PDF(pc) (1772KB)(931)    收藏
    文章概述了1967年诺贝尔奖得主哈特兰的成长过程及其主要学术成就:发现视觉神经细胞的单纤维活动、青蛙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神经系统中的侧抑制作用从而解开了心理学上的马赫带之谜等,也介绍了他对科学无比热爱,充满好奇心,以及与时俱进等优秀品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纪念黄昆先生
    姬扬
    自然杂志    2019, 41 (5): 384-385.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9.05.010
    摘要2450)      PDF(pc) (1694KB)(75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神经科学之父——拉蒙•卡哈尔
    顾凡及
    自然杂志    2019, 41 (5): 386-39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9.05.011
    摘要6733)      PDF(pc) (4132KB)(2705)    收藏
    西班牙神经科学家拉蒙•卡哈尔是公认的神经科学之父,本文介绍了他对科学的主要贡献以及留给后人的忠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陈列平:开启“免疫正常化”肿瘤免疫治疗新纪元
    孙静玮,王俊
    自然杂志    2019, 41 (2): 144-15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9.02.008
    摘要2929)      PDF(pc) (7108KB)(1547)    收藏

    癌症免疫治疗,利用抗体阻断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通路,尤其是PD-1/B7-H1(PD-L1)通路,可以激活肿瘤免疫反应来控制肿瘤生长,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疗效,从而荣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陈列平最早于1999年克隆B7-H1,并阐明其在癌症免疫中的关键作用,是这一通路应用于癌症治疗的重要奠基人和推动者。文章沿着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发展的时间轴,回顾陈列平在该领域的重要贡献,揭示PD通路成功应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原因和特点,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凝胶电泳和基因打靶——忆分子生物学家史密斯
    郭晓强,桂耀庭
    自然杂志    2018, 40 (2): 151-156.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8.02.010
    摘要2223)      PDF(pc) (1592KB)(568)    收藏

    史密斯是一位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发明凝胶电泳,于80年代又发明基因打靶,从而为DNA、蛋白质体外分离和体内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史密斯还由于基因打靶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和社会选择的无矛盾性问题
    胡毓达
    自然杂志    2017, 39 (6): 463-466.  
    摘要985)      PDF(pc) (891KB)(766)    收藏

    2017年2月21日,国际著名数理经济学家、1972年度诺贝尔(Nobel)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K. J. Arrow)于美国辞世。谨作此文,以纪念他在社会选择理论, 特别是其中将有关数学应用于研究经济学领域发现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黄克孙与杨振宁
    施郁
    自然杂志    2017, 39 (5): 386-390.  
    摘要618)      PDF(pc) (1740KB)(1311)    收藏

    介绍了物理学家兼诗人黄克孙先生的著作和经历,特别考察了他与杨振宁先生的特殊友情以及在玻色气方面的合作研究详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近代解剖学之父——维萨里
    顾凡及
    自然杂志    2016, 38 (6): 461-466.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6.06.010
    摘要1491)      PDF(pc) (1293KB)(2819)    收藏

    像哥白尼和伽利略这样的近代科学开创者已经为绝大多数公众所熟知,但是和他们同时代的另一位可以与之比肩的科学巨匠维萨里,一般公众却很少听说。因此,
    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事迹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蛋白质泛素化发现者——罗斯
    郭晓强
    自然杂志    2016, 38 (5): 387-390.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6.03.010
    摘要552)      PDF(pc) (963KB)(165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观天治水功垂千秋——纪念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逝世700周年
    卞毓麟
    自然杂志    2016, 38 (4): 297-306.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6.04.010
    摘要630)      PDF(pc) (4914KB)(987)    收藏

    中国历史上元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超越了汉唐,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郭守敬就生活在那个时代。本文简介、评述了郭守敬取得的巨大科技成就及其深远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现代视觉科学之父——休伯尔
    顾凡及
    自然杂志    2016, 38 (4): 307-312.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6.04.011
    摘要900)      PDF(pc) (1355KB)(888)    收藏

    介绍了被人称为“现代视觉科学之父”的美国神经科学家休伯尔的生平、对视觉研究的贡献和治学之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范绪箕:百年人生,世纪传奇
    王奕夏,冯重光
    自然杂志    2016, 38 (2): 150-156.   DOI: 10.3969/j.issn.0253-9608.2016.02.014
    摘要348)      PDF(pc) (1885KB)(103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