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4-10-25
    特约专稿
    泥石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胡凯衡 崔鹏 李浦
    2014, 36(5):  313-318. 
    摘要 ( 388 )   PDF (5794KB) ( 1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泥石流是介于崩塌、滑坡等块体运动和山洪水流之间的一种物理过程,既具有土体的结构性,又具有水体的流动性。从物质组成上看,泥石流是一种由水、岩土体和气体组成的多相介质,具有多种内部结构。其中的固相组分颗粒形状极其不规则,尺度跨越范围较大。浆体与固相颗粒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因此,完全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全描述的泥石流动力学模型比较困难。从描述组成物质和运动的观点来看,目前泥石流的动力学模型可划分为连续介质、离散介质和混合介质模型。基于不同动力学模型的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可广泛应用于流量过程反演、危险范围预测、风险评估、防治工程评估等方面;但泥石流本身启动和产汇流机理涉及多门学科,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泥石流形成过程和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存在着时空尺度上的差异,如何实现两者的耦合求解仍需深入探讨。
    专题综述
    蒋家沟泥石流阵流的时空特征
    李泳
    2014, 36(5):  319-324. 
    摘要 ( 265 )   PDF (8632KB)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间歇性阵流是黏性泥石流的基本活动形式,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地,而以云南昆明东川的蒋家沟表现最为典型,观测数据也最为系统。每场泥石流表现为一个阵流序列,序列呈现出整体性和非线性特征。阵流流量涨落达3个数量级,均值随时间衰减;序列Hurst指数大于0.5,说明具有一定的长程关联性;阵流间歇时间呈负幂函数分布,阵流有时空聚集性。在参数空间中,阵流点成团聚集,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呈一定形式的标度分布。这些特征意味着阵流序列蕴含着泥石流发生的系统动力学背景。
    孔隙水压力在滑坡泥石流起动和运动中的作用
    周公旦
    2014, 36(5):  325-335. 
    摘要 ( 249 )   PDF (2924KB) ( 3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界重要的山地灾害——滑坡、泥石流都是由大量的颗粒物质和颗粒间孔隙水所构成的多相介质。颗粒间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和消散直接影响颗粒间的作用,是导致边坡失稳、土体滑动、泥石流流动性加强的重要因素。全面综述孔隙水压力的定义和测试方法,孔隙水压力的发展、消散过程,以及颗粒间有效应力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明确孔隙水压力对滑坡、泥石流起动和运动的重要性。
    崩塌滚石灾害的力学机理与防治技术
    何思明 王东坡 吴永 欧阳朝军
    2014, 36(5):  336-345. 
    摘要 ( 262 )   PDF (5718KB) ( 5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崩塌滚石灾害是中国西部山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是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针对中国崩塌滚石灾害基础研究薄弱,减灾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了崩塌滚石灾害形成条件与形成力学机理的研究,研发了系列耗能减震崩塌滚石灾害防治的新技术。结合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崩塌滚石灾害防治难题,建设了崩塌滚石灾害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区,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为地震灾后重建和崩塌滚石灾害防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西南地区成品油管道山地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
    孔纪名 邱洪志 张引
    2014, 36(5):  346-351. 
    摘要 ( 214 )   PDF (1105KB) ( 2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成品油管道作为一种线性工程,具有孕灾环境复杂、人为干扰多、灾害点多且分散等特点,灾害发育易受到自然条件改变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受山地灾害治理费用的限制,大量的灾害点不可能都进行防治。管道建设用地为临时征地,这就要求管道治理工程对土地的占用最小,用尽可能小的工程措施达到管道保护的最佳效果。基于以上管道建设独特的工程特征与管道山地灾害的防治要求,建立一套与管道工程环境相适应的山地灾害早期判识、成灾类型确定、预防和治理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多年山地灾害防治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南山区管道建设的实践,形成一整套山区管道山地灾害治理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并成功示范应用于中石化多条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和运营中,保证了山区成品油管的安全。

    物联网技术在山地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br# ——需求、现状、问题与突破展望
    陈宁生 丁海涛
    2014, 36(5):  352-355. 
    摘要 ( 218 )   PDF (1223KB) ( 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是世界山地分布最广大的国家,山地区域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十分发育。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山地灾害监测预警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应用领域。从山地灾害监测预警实际出发,阐述了山地灾害对物联网技术需要的迫切性,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山地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现状,同时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在山地灾害监测预警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科技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气候变化的生物地球物理机制
    刘纪远 邵全琴 延晓冬 樊江文 战金艳 邓祥征 匡文慧 黄麟
    2014, 36(5):  356-363. 
    摘要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点介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全球变化研究专项“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项目执行三年多以来,集中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生物地球物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不同区域大尺度LUCC过程规律的对比、LUCC对气候影响的生物地球物理机制、多时空尺度LUCC气候效应的模式模拟、LUCC气候效应的未来情景分析,以及后续研究计划。
    microRNA在肿瘤中的作用
    张冰洁 金由辛 马中良
    2014, 36(5):  364. 
    摘要 ( 286 )   PDF (2351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iRNA(microRNAs)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为18~23个碱基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它们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据报道,在多种癌症中发现了miRNA表达量改变,提示其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机理、肿瘤生长和转移等相关,起到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大量证据表明,miRNA的异常表达会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中具有临床价值。笔者主要阐述miRNA的生成过程,以及目前已知的相关miRNA在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分子机制。
    从藏的波动理论到人体波动科学
    刘德麟 孙宝君 耿直
    2014, 36(5):  373-379. 
    摘要 ( 188 )   PDF (1286KB)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视角决定所见。对于人类生命活动,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所见。人类生命活动是如此复杂,只有更多视角的所见才能获得其更完整的拼图。藏的波动理论,是一种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看人类生命活动,又是一种景象:人体多系统、多层次、多指标的网络波动。
    科学时评
    科学要看最后的结果
    关毅
    2014, 36(5):  380-390. 
    摘要 ( 199 )   PDF (1991KB) ( 1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