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7-10-25
    特约专稿
    转动分子马达:ATP合成酶
    舒咬根;欧阳钟灿
    2007, 29(5):  249-254. 
    摘要 ( 1777 )   PDF (1441KB) ( 20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分子马达处在生命与纳米两学科的交叉点上,注定会成为本世纪基础研究的主角之一。ATP合成酶是最精妙的生物分子马达之一,有关它的研究尽管经历了60多年,但突破性进展出现在最近十年,部分原因是单分子技术的发展,更要归功于物理学家、生化学家及计算学家等的联合交叉研究。本文回顾了ATP合成酶研究的历程,展示了主要成果,也提出了面临的问题。
    专题综述
    超高压变质作用:地球科学的新热点
    游振东
    2007, 29(5):  255-264. 
    摘要 ( 1442 )   PDF (4564KB) ( 16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高压质作用是变质压力达2.5Gpa 以上的超深变质作用。以出现柯石英、金刚石等超高压变质矿物为标志。我国大别苏鲁是世界上出露最好、延伸最长的超高压变质带。代表中晚三叠纪扬子陆块向中朝陆块深俯冲过程中巨量陆壳物质曾经进入地幔深度达150Km.超高压变质的形成和折返、隆升岩石记录的精细研究,可以获得变质的PT轨迹,进而重塑“先挤压、后拉张”的构造演化模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研究为板块构造理论在大陆的应用,展开新前景,已经成为地球科学的新热点之一。
    判“死刑”的病毒又复活了
    吕宝忠
    2007, 29(5):  265-269. 
    摘要 ( 1617 )   PDF (1808KB) ( 1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常有名的病毒学家曾断言病毒是死物,你相信吗?本文在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述评了病毒的起源、演化以及病毒与人们的关系。
    科技进展
    人造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任红轩
    2007, 29(5):  270-272. 
    摘要 ( 11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科技的迅速崛起,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个组织和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阻挡的。尽管存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像其它科学技术一样,纳米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它有效的一面,避免对人类的危害一面,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将重点对近些年国内外人造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恐龙的繁殖行为:来自恐龙蛋(胚胎)化石的证据
    张玉光
    2007, 29(5):  272-277. 
    摘要 ( 10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去的一段时期以来,有关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令人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丰富的恐龙蛋(胚胎)化石的新发现为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证据。研究表明:恐龙的繁殖行为有些方面类似于鳄类,有些方面又类似于鸟类,但又不失其自身显著的特征。通过对恐龙产蛋、筑巢和孵蛋行为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认识了恐龙繁殖行为的演化历史,同时也阐述了恐龙蛋的形态特征和体温调节功能。
    生命科学用原子力显微镜之原理与应用
    黄俊逸;徐新颜;Gerd Behme
    2007, 29(5):  278-282. 
    摘要 ( 13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简单介绍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原理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AFM对核酸、蛋白质和细胞微生物的表面特性、内部结构、分子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观察、单分子操纵以及分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加以举例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FM的不断改进与完善,AFM必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然科学史
    寻找另一个地球
    胡中为
    2007, 29(5):  283-287. 
    摘要 ( 1506 )   PDF (880KB) ( 1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太阳和绕它公转的地球等行星体构成太阳系。在太阳系的成员中,只有地球处于适宜的宇宙环境,孕育了生命,万物繁衍,生机勃勃,智慧文明在迅猛发展。太阳是一颗普通恒星。在太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着环绕其它恒星的行星系?是否还有存在生命、乃至高度文明的行星世界呢?这是我们人类很早就思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进步,搜寻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取得了重大进展,寻找到另一个地球也是前景越来越好的。
    农业技术进步对中西方历史灾荒的影响
    卜风贤
    2007, 29(5):  288-291. 
    摘要 ( 1445 )   PDF (206KB) ( 1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西方灾荒历史灾荒均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在灾荒威胁下,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发展状况等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自然灾害的成灾后果。农业技术的进步在预防和控制灾荒的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灾情的蔓延,减轻了灾害的破坏和威胁;也是由于农业技术的落后,欧洲农业遭受灾荒后往往一蹶不振。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一致性既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传播,但也为农业灾荒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科学时评
    金秋,闪耀科技之光
    余文
    2007, 29(5):  292-296. 
    摘要 ( 981 )   PDF (639KB) ( 10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学论坛
    VLBI技术的发展和“嫦娥工程”中的应用
    洪晓瑜
    2007, 29(5):  297-299. 
    摘要 ( 844 )   PDF (664KB) ( 8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学人文
    探访巴丹吉林沙漠
    李明森
    2007, 29(5):  300-302. 
    摘要 ( 1140 )   PDF (543KB) ( 10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要有爱因斯坦那样的美丽心灵和博大胸怀
    方鸿辉
    2007, 29(5):  303-304. 
    摘要 ( 1289 )   PDF (131KB) ( 6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选编科学人文读本的视角,阐述科学离不开人文。科学家毕其一生去追求科学之美并破解“我们是谁?来自何方?意欲何往?”的永恒之谜的动力乃是关爱人类、造福人类的人文精神。让受众理解科学,尤其是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激情是传播界当仁不让之责,而有意地去弥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鸿沟更是应尽之责,并应努力倡导育人的方向——既要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智慧,更要有爱因斯坦那样美丽的心灵和博大的胸怀。
    蕾切尔·卡逊和她的《寂静的春天》
    肖 明;杨建邺
    2007, 29(5):  305-309. 
    摘要 ( 1327 )   PDF (498KB) ( 10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