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E-mail订阅
下载中心
学界动态
留言板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
审稿中心
|
编辑中心
《自然杂志》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关于谨防假冒《自然杂志》网站的...
《自然杂志》82篇文章入选中国...
《自然杂志》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自然杂志》入选第五届上海市高...
《自然杂志》2篇文章被《新华文...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特约专稿
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
吴新智
2010, 32(2): 63.
摘要
(
17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包括600~700万年前的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的化石人、东南亚的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接着介绍中国的直立人(俗称猿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国其他人类化石作了简略的介绍。其后用具体资料说明人类进化早期身材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停止于大约180万年,人类的脑量则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后期增速更快。笔者还简单叙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介绍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特别是从人类化石的形态,古文化遗物,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现代人起源进行了讨论。
科学人物
医学遗传学之父——维克多·奥蒙·麦库斯克
郭晓强
2010, 32(2): 66.
摘要
(
1366
)
PDF
(1156KB) (
9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约专稿
第三代的微积分
张景中 冯勇
2010, 32(2): 67.
摘要
(
1340
)
PDF
(598KB) (
1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积分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创建的微积分,是第一代微积分。第一代微积分,是说不清楚的微积分。以严格的极限理论为基础的微积分为第二代微积分。第二代微积分由于概念和推理繁琐迂回,成为了当今高等数学教学的难点。通过对导数和积分定义的研究,提出了甲函数和乙函数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初等化微积分系统通俗易懂而又具有严格的理论基础,我们称之为第三代微积分。由于第三代微积分是以初等数学为基础,从而可大大降低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可利用目前在数学机械化取得的成果,实现微积分的机械化。
太阳系演化的插曲
赵君亮
2010, 32(2): 72.
摘要
(
1113
)
PDF
(637KB) (
10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太阳系经历了约50亿年的演化史。在这漫长的时期中,短时标的灾变事件可能对一些太阳系天体(包括行星、月球和其他卫星、小行星以及行星环等)的形成和演化起了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专题综述
甾体雌激素的污染水平及转化机制*
吴明红 任来堂 徐刚 郭瑞云
2010, 32(2): 76.
摘要
(
1064
)
PDF
(642KB) (
8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一些天然甾类雌激素及合成甾体类雌激素被发现具有很强的雌效应,环境中极小量的雌激素就能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不可预测的危害。作者结合最近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甾体雌激素的种类、来源及分布、环境浓度、转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特约专稿
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吴明红 卜葶葶 徐刚 郭瑞云
2010, 32(2): 80.
摘要
(
1275
)
PDF
(537KB) (
9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介绍了辐射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概况,在处理有机废水、烟道废气和固体废物中的工作原理和工程应用实例,并对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专题综述
地下水化学异常与地方病*
沈照理 郭华明 徐刚 王翠珀
2010, 32(2): 83.
摘要
(
1457
)
PDF
(2202KB) (
10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下水化学异常是一个重大的世界性环境问题。长期饮用化学异常的地下水可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导致各种地方病爆发。在我国,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是两类最为典型的地方病。高砷地下水、高氟地下水是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两类地下水主要形成于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独特的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这些盆地一般地下水径流缓慢,蒸发作用强烈,地下水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型。地下水As含量和F含量是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决定因素。此外,地下水的其他化学指标、居民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等也可影响这两类地方病的发病率。然而,我们对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认识还相当有限,急需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
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地震预测*
王广才 沈照理
2010, 32(2): 90.
摘要
(
1135
)
PDF
(643KB) (
10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尽管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注意到地震前和地震时井、泉水的宏观异常现象,但在一些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在另一些地震前可能并不会出现;在一些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在另一些地区出现了,却并没有地震发生,这说明地下水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的目的在于获取地下水物理、化学等要素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为地下水异常和地震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中诸如台网如何优化布设等科学技术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某些特定的地下水异常是否是地震前兆,地震地下水前兆与地震在时间、地点上对应关系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地震地下水研究和地震预测实践中最大的难题。
科技进展
金属材料中退火孪晶的控制及利用——晶界工程研究
夏爽 李慧 周邦新 陈文觉
2010, 32(2): 94.
摘要
(
1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退火孪晶是低层错能面心立方金属材料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显微组织。斑铜艺人利用“锻打”和“高温烧斑”的工艺,使晶粒发生异常长大后形成退火孪晶,制造了瑰丽斑驳的斑铜艺术品。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出现这些斑纹背后的科学原理,然而他们通过积累的生产实线经验,已经能够控制并利用退火孪晶这种显微组织。随着现代材料与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控制材料显微组织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基于退火孪晶的晶界工程研究与实践就是控制与利用退火孪晶这种显微组织的过程。
海相地层中地震遗迹宏观特征与鉴别
梁定益 聂泽同 宋志敏 赵崇贺
2010, 32(2): 101.
摘要
(
10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根据不同地质时期多个地区宏观地震遗迹特征,综合编汇出一个较完整的地震遗迹序列,包括地震层、海震层两个序列,进一步划分出6个岩石类型,并对各种地震遗迹标志与成因作简要介绍。
自然科学史
中国现代天文台述源
林清
2010, 32(2): 106.
摘要
(
985
)
PDF
(1813KB) (
7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史料为线索,对20世纪初以徐家汇天文台、佘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紫金山天文台等为代表的现代天文台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上海天文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也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特约专稿
关注气候 关注生命
许涵
2010, 32(2): 112.
摘要
(
1083
)
PDF
(727KB) (
7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特大旱情牵动了全中国乃至全球人民的心,气候问题再一次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善待地球,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科学人文
祖冲之与圆周率日——建议设立祖冲之纪念日
王振东
2010, 32(2): 116.
摘要
(
1094
)
PDF
(1125KB) (
8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祖冲之(429—500年),字文远, 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自然论坛
科学史上伟大的丰碑——庆贺《爱因斯坦全集》1-8卷出版
杨建邺
2010, 32(2): 118.
摘要
(
1027
)
PDF
(636KB) (
8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