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2-25
    特约专稿
    地震机理与瞬间因素对地震的触发作用——兼论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
    马瑾
    2010, 32(6):  311-313. 
    摘要 ( 1078 )   PDF (1463KB) ( 8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中国连续发生几次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地震机理和活动规律的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以往认为:一个地震的发生是由于某地点早就开始孕育,待应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发生。因此,只要对该地区进行充分的观测与研究,就可以确定某地点在什么时间会发生多大的事件,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近年来的一些观测事实表明一些地区的小地震可以由远处大震面波的通过而触发。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很小的法向扰动可以改变断层原有失稳错动的规律。这些事实表明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剖析乙肝病毒的包膜——乙肝表面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机制
    田晓晨 闻玉梅
    2010, 32(6):  314-318. 
    摘要 ( 1143 )   PDF (1618KB) ( 9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乙肝表面抗原作为病毒的包膜蛋白,在病人体内大量存在,甚至远远超过成熟病毒颗粒的含量。这表明表面抗原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笔者介绍了乙肝表面抗原在乙肝持续性感染致病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生物电磁特性与电磁生物学效应的概述及最新进展
    韩毓旺 侯亚义 都有为
    2010, 32(6):  319-325. 
    摘要 ( 1140 )   PDF (2982KB) ( 10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简要地介绍了生物电磁学的概念,分别叙述了生物电磁源特性、生物电磁测量及其应用以及电磁辐射对生命的调节和干预。重点综述了电阻抗成像、太赫兹(THz)波成像、电脉冲治疗及磁场干预的最新研究情况。
    诺贝尔奖简介
    石墨烯:单原子层二维碳晶体——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朱宏伟
    2010, 32(6):  326-331. 
    摘要 ( 1803 )   PDF (2364KB) ( 1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墨烯——石墨的极限形式,具有独特的单原子层二维晶体结构,2004年首次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剥离出来。2010年,二人因在石墨烯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从碳材料的发展史出发,结合石墨烯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综述了石墨烯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其发展趋势及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评述。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肖唐鑫 刘立 强琚莉 王乐勇
    2010, 32(6):  332-337. 
    摘要 ( 1371 )   PDF (2180KB) ( 9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Richard F. Heck,日本科学家Eiichi Negishi和Akira Suzuki。这三名科学家是因为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获奖。它为化学家提供了一款精致的工具来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笔者对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领域作了粗浅的介绍,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与探讨
    彭靖 卢大儒
    2010, 32(6):  338-343. 
    摘要 ( 1277 )   PDF (1909KB) ( 13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试管婴儿技术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技术,为人类辅助生育技术带来了重大变革。试管婴儿技术主要是融合了体外受精技术与胚胎移植技术,旨在帮助各种不孕不育症夫妇繁育后代。30多年来,在原有基础上,试管婴儿技术还发展演变出了胞内单精子注射以及胚胎移植前遗传诊断等其他方法,使得其功能大幅扩展。本文将对试管婴儿技术,发展历程和引发的伦理社会问题作一个简要介绍。
    科技进展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进展与展望*
    苏宏新 马克平
    2010, 32(6):  344-347. 
    摘要 ( 1016 )   PDF (1571KB) ( 10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增高和氮沉降加剧等使得生物有机体的性状、种间关系、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并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全球变化实验结合环境梯度研究方法,我们已经就我国主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作了初步研究。基于已开展的实验研究和数据积累,以协同研究为主要手段,结合我国独特的自然条件,今后将加强以下四个方面工作:①开展长期的多因子实验;②构建动态物种分布模拟体系;③构建数据模型融合系统;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性的集成分析。
    再生水入渗回灌利用的发展趋势*
    何江涛 沈照理
    2010, 32(6):  348-352. 
    摘要 ( 853 )   PDF (668KB) ( 8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再生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是缓解地下水过量开采含水层枯竭问题的有效手段。作者介绍了中国再生水利用发展的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国际上再生水入渗回灌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进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指出,再生水入渗回灌增补地下水研究,是地表水—土壤—地下水资源转化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特点,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再生水安全利用和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探索假说
    乘坐霍金的时光机能看到什么
    林左鸣
    2010, 32(6):  353-359. 
    摘要 ( 1242 )   PDF (1047KB) ( 8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足于以信息态为基础的容介态理论,对时空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后可以得到如下认知:时间是物质从初始运动到终止运动的度量,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初始到终止而连续增量的空间概念值,是不可倒流的;物质态空间是运动着的,只能以直线(或径向)的趋势,作膨胀或收缩运动;时空并非一体,时间不是三维物质空间的更高维度。光子中单奇子的统一互变特性决定了光速不变,也决定了物质的能量只能使物质运动速度达到光速。光子粒子接收了外源信息,完全变成信息粒子的运动速度就会远远超过光速;以信息态能量速度运动的效应能量可以使物质的速度超过光速。所以人类不能穿越时空到达未来或置身于已经过去了的真实社会之中,但可以通过超光速飞行去追赶过去了的事物的信息影像。
    自然科学史
    后基因组时代十年志——兼论十年间生命科学的发展及所面临的挑战
    刘伯宁
    2010, 32(6):  360-364. 
    摘要 ( 1698 )   PDF (741KB) ( 8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十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耗资30亿美元、耗时十余年的伟大科学工程完成之际,人们以为得到了揭开自身生命奥秘的天书,生命科学也划时代地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十年间,一方面,人类基因组的后续工作陆续展开,生命科学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基因药物却迟迟不能问世,基因产业逐渐沦为泡沫经济。2010年恰逢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10周年,回顾十年间生命科学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生命科学当下面临的挑战,或许更能理清后基因组时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脉络与走势。
    科学时评
    中国速度 举世瞩目
    许 涵
    2010, 32(6):  365-367. 
    摘要 ( 975 )   PDF (630KB) ( 7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大大缩小了与欧美传统科技强国的差距,同时进入了与国际科技全面接轨的时期。中国科学家在许多学科与技术领域不甘于人后,率先突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当代科学的综合发展趋势,为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和中国科技的新突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
    科学人物
    独辟蹊径开新篇——钱伟长院士与弹性板壳内禀理论
    戴世强
    2010, 32(6):  368-370. 
    摘要 ( 960 )   PDF (548KB) ( 7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